“她不是能工巧匠,也不是创效‘大王’,没有什么特别突出和显眼的地方,但是作为一名女工,她在天车司机这个岗位上,把起吊工作做到稳、准、好,很不容易。”在常村煤矿机修车间,谈到天车司机赵海霞,干部职工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赵海霞是机修车间的一名天车司机,她的日常工作是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综采设备的转运、吊运工作。在其他人眼里,天车司机属于熟练工,没啥技术含量,但是赵海霞却认为,要想把天车开出点名堂还真需要下一番苦功夫。
天车司机岗位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较高,每个部件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吊运到指定位置,不能差一丝一毫,否则就可能刮碰正在维修的设备。为了把起吊工作做得稳、准、好,赵海霞每天在六七米高的梯子上攀爬。从车辆分解的第一个响铃开始,到车辆起吊完成的最后一次鸣铃操作结束,她都严格按照操作要领认真完成每一个环节,坚决做到“十不吊、八严禁”。工作中,她常遇到手刹不灵、车闸磨损、铃声不响等问题。为了消除安全隐患,她每天在操作前主动检查设备、排查问题,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便邀请检修师傅处理,确保设备安全运转。
寒来暑往,没人记得清楚她在陡峭的楼梯上攀爬了多少次,也没人算得清楚她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加班加点了多少个日夜。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她成了天车司机中的行家里手,并摸索出一套操作方法:“眼看要准,停车要稳,起落匀速,手脚到位”。“稳”即起吊运行平稳,“准”即落位不差分毫,“好”即动作干净利落。工作多年来,她从未发生过违章及安全事故。
天车司机的工作并不轻松。工作地点距地面6米多高,狭小的工作室仅1米见方,转个身都费劲。每天面对库内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友的吆喝声,这些从未影响赵海霞的状态。机修车间每年要承担多个工作面设备转移的集中任务,平均一个月需装车600辆。每件设备装车前需多次核对重心,有时甚至需校对几十次……此时天车司机最忙碌,不仅要分班作业,而且还需在光线不足的夜间进行室外吊运。赵海霞与工作人员采用喊话交流、多次确认等方法,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。
“夏天驾驶室热得难受,冬天冻得伸不开手,可赵海霞靠着热心和耐心,不仅坚持了下来,还干得有板有眼、不差毫厘,把起吊工作做到了最好。大家都称她是‘空中飞侠’!”车间女职工焦丽霞夸赞道。(闫乐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