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1日上午,在义络煤业通风队仓库,小刘正满头大汗地拖着几节旧风筒往废品回收站走去。
“先别急着扔!”王班长见状,一个箭步上前拦住了小刘。
“王班长,这风筒都已经破洞了,用不了了。”小刘边说边抬起手里的旧风筒。
“这么长一段风筒,就中间那一点破了,就要丢掉么?”说着,王班长接过风筒,小心翼翼地检查过后说道:“这风筒主体结构都还完好,就只是外皮破了而已!”
小刘看着王班长的表情,不以为然地说道:“仓库新风筒多的是,费这劲儿干啥?”
“现在正是咱们企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期,咱天天强调修旧利废、降本增效,风筒虽然有破洞,但只要把破损的地方补上,或者截掉严重破损的部分,重新焊接,不就能用了么?”王班长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这段时间早调会上一起学习的《把事情做到最好》你也都忘了?书上说要善做事、细心做事,从日常工作中寻找细节,这不就是书上讲的细节么?”
小刘羞愧地低下头:“王班长你说得对,我以后一定注意,把书里的精华应用到工作中,抓好每个工作细节,把事情做到最好,为企业省出‘大效益’来。”
第二天,小刘主动带人将旧风筒截成5米一段,把破洞的地方重新焊接,整齐码进回收复用材料区。他还兴奋地汇报:“王班长,我又发现两台‘报废’开关,我直接把接触器一更换,它们又可以重新‘上岗’了!”
点评:废与不废,存乎一心。那些被判定为“废弃”的物资,往往只需要我们多一份匠心,就能让它们在降本增效的过程中“重获新生”。(姜月 杨熙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