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中等身材,容颜质朴,性格敦厚,不善言辞,脸上始终挂着真诚的微笑。工作中的他,排查问题隐患时严肃认真,检修机器设备时果敢利落,讲解操作要点时细致入微,是一位棱角分明的矿山汉子。他坚守矿山三十载,用脚步丈量煤海深处的每一个角落,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,用铮铮铁骨扛起了矿山工人战天斗地的不屈脊梁。他就是义煤公司劳动模范、耿村煤矿综采一队检修班班长秦红演。
矿山深处砺精兵
1994年,年仅20岁的秦红演怀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,踏入耿村煤矿,成为一名采煤工人,就此开启他与煤炭相伴的职业生涯。
第一次下井,面对幽深曲折的巷道,复杂繁多的机电设备,他暗下决心:“不干则已,干就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。”此后,他白天跟着师傅在井下“摸爬滚打”,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;夜晚挑灯夜战,研读专业书籍,努力把晦涩的知识吃透。遇到不懂的地方,他就虚心向他人请教,并及时到现场实践验证。寒来暑往,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坚持,他成功考取了技师资格证,并获得第二届“义马大工匠”荣誉称号。在液压系统保养维护方面,他技术过硬,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工友们的认可,被推选为班长。
2024年8月,该矿整修12240工作面。该工作面服务年限长、环境又湿又热,所以整修工程量大,任务艰巨。秦红演没有丝毫退缩,他迎难而上,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地点,仔细排查安全隐患,根据实际情况将各项任务精准分配到每个人。为了让职工严格规范作业,他以身作则,梳理细化关键环节,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。有些地点巷道煤矸过硬,整修难度大,他便主动揽下重活,拿着风镐一点点将巷道打磨平整。他既是带头人,也是监护人,脏活累活总是冲在前,最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提前高质量完成了整修任务。
千米井巷守初心
30年来,秦红演始终秉持着“择一事终一生”的执着和“干一行钻一行”的专注,对待工作一丝不苟。他总是率先学习新知识、思考新问题,把精力聚焦在每一个作业点和每一道施工环节,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发光发热。
2025年2月的一个八点班,秦红演下井路过乳化液泵站时,敏锐地察觉到2号泵声音异常,他立刻让工友停机,判定2号泵存在故障。工友十分疑惑,解释说2号泵刚处理过,当班泵工也加了油,自己听着声音正常,使用时也未发现异常。秦红演没有多言,当即打开2号泵曲轴箱端盖,发现乳化液泵曲轴有一组瓦片粘连,若不及时处理,将会导致曲轴抱死、断裂,影响安全生产。工友见状既惊讶又佩服,赞叹道:“秦班长,你太厉害了,光听声音就能判断出问题,我真佩服你!”秦红演认真地说:“咱们干机修的,要学会通过感知设备的振动、温度、声音和气味来辨别问题,千万不能有马虎、凑合的想法。”经过处理,设备很快恢复正常,消除了工作面的安全隐患。
薪火相传铸匠魂
为了加快一线人才梯队建设,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,秦红演积极发挥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。多年来,他总结出“学习刻苦点、工作认真点、传授诚恳点”的“三点”工作方法和传授技艺“虚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诚心”的“四心”培训方法,以及通过人体感官感知设备振动、温度、声音和气味的“眼看、耳听、手摸、鼻闻”工作法,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。他还利用工余时间,为工友不厌其烦地讲解支架各阀件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,有效提升了工友们对设备故障的判断与处理能力。在他的带动下,工友们也逐渐养成爱看书、勤钻研的好习惯,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。
综采二队支架检修组组长计自刚、综采一队检修工李向阳、李名扬等在秦红演的悉心指导下,凭借精湛的技术保障支架稳定运行,在液压系统领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,多次在义煤公司技术比武中载誉而归。“培养出更多的矿山工匠,是我的使命。”作为“带徒名师”,秦红演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、实操基地等平台,将理论知识、实景模拟、故障推演有机融合,不断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技术能手,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时间镌刻不朽,奋斗成就永恒。从初出茅庐的采煤新手成长为能工巧匠,秦红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”的劳模工匠精神。他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,先后荣获河南能源“六好班组长”,义煤公司“劳动模范”“首席员工”“先进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,赢得了广泛赞誉。
面对成绩和赞扬,他坚定地说:“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起点;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我会继续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做一名合格的‘兵头将尾’,带领班组职工高高兴兴上班、平平安安回家。”(杨雪艳)